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105|回复: 0

黄氏太极拳杂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6 21: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氏太极拳杂论
再说正和松
      练 太极拳必须做到正和松,而正和松是互动的。当习练者越是身正,他便能越松;当他越是能放松,他便越能立身中正。偶而遇到一些新学员有胸椎前弯 (驼背) 的症状,背部的肌肉显得非常磞紧,要他把脊椎放正几近不可能,就是想为他用手法把胸椎拉直亦很难,因为那部分的肌肉太坚硬,前弯的胸椎被紧紧的包着,一点 都动不了,只有让他弯着背来练功。不过只要过一阵子,这位习练者的弯背会慢慢改善,再用外力为他正骨会较有果效,原因是他在练功时主动要求自己全身肌筋放 松,包着胸椎的肌筋松软了,这节椎骨便能被外力拉正。这和中医的正骨推拿是相似的。一般的推拿师会先用大量时间按压患者的肌筋 (他们称为软组织) ,让软组织松开后,再用外力为其正骨,胸脊便可渐渐被拉直。当脊椎能放正后,这位习练者的背部肌筋因无需用力拉着歪斜的骨架,便更能放松,形成良性的互动 循环,习练者会越练越正、越练越松!
  脊椎的其它部分亦然,颈椎骨放正后 (微收下愕,百会穴轻轻上顶) ,颈项的肌筋便能更加放松,令颈椎更能被放正。很多颈椎的痛症便会解决。习练者若能做到腰部不拱不仰,自然内弯,转动时以胯为主,腰间的肌筋便自动能放 松,不需用力,腰椎也更能放正。偶然听闻一些在别的太极练习场的拳友说练拳后会感到腰痛,其原因就是行拳时腰部不正而用力之故,只要多加注意放松腰间肌筋,问题自然会消失。
      下身的不正会对练者的膝部造成伤害,膝痛在众多的太极拳的习练者中非常普遍,不少太极爱好者在学拳后不久便感到膝痛,求教老师后若仍不能解决, 便要无奈地放弃习拳,这是很可惜的。其实膝痛应该不只是现代习拳者的现象,杨澄甫在其 <太极拳的练习谈> 中特别提醒习练者要注意膝和脚的位置以免实脚用劲过度,明显地他是针对当时的门生的膝痛问题而下笔的。他要求练者的实脚与地面成垂直确能解决部份的问题, 不少当今的太极拳老师都会要求习练者膝不过脚尖,但很多时学员听是听了,做出来的结果又是另一回事。不少习练者在行拳时不自觉地又会把膝盖突出脚尖,终不 能把膝痛的问题解决。其实要彻底地解决这问题并不难,只要习练者在调正膝盖的同时注意胯的调整便可。笔者发现大部分的初学者都不太懂得把胯坐正,每当学员被要求坐胯时,十居其九都会做了跪膝的动作,而这动作很自然地会把膝盖推出脚尖外。故此,习拳者应先建立行拳时坐胯的意识,再用坐胯来调正膝的位置,膝痛便不复存在了。
  初学者一般不能正确地坐胯是由于胯部的肌筋都很磞紧,而膝关节都相对较胯关节松,习练者欲下坐时都会先动了较松的膝关节,而忘记了要坐的是胯。若没有 明师在旁提醒,习练者根本不会察觉。笔者建意初学者应多花时间去建立坐下时先动胯的意识。每在一式拳势转变至下一式时都注意胯先坐正,让膝盖自然被带动, 再让全身重量直接落到涌泉,一点都不让膝盖负上丝毫的重量。此举将可确保习练者的膝盖不会受伤。拳架中一些深度下蹲的动作 (如下势) 容易令习练者膝盖受伤,不少上了年纪的拳家都要避做此式,但其实只要练者能懂得用胯来调正膝的位置,无论下蹲得多低都不会触及膝盖,自然也不会弄伤膝盖。 最后,要建立先坐正胯的意识不太难,习练者可尝试在练习后坐时在胯下放一张真椅子,后坐时真的坐向椅子,这种练法较能让练者先动胯而不跪膝。当习练者熟习 正确的坐胯姿势后,再把椅子拿掉,坐胯便可成形。
  太极拳本是一项养生的运动,但若习练者的错误锻练方式而受伤,这种〝养生〞又要从何说起呢?希望此文能为正在为习拳而出现腰背痛或膝盖痛的拳友提供一点藉得参考的内容。
Posted by Tai Chi Huang Penampang at 21:47 0 comments
Email ThisBlogThis!Share to TwitterShare to Facebook
Friday, 16 March 2012
太极用意四法
    太极拳究竟如何用意才有效?笔者在学理实训中有点体悟,写出来供拳道之友参考。
   
    先须明确太极用意的属性与特点。从属性而言,用意有两种。一是归因于心。境随心转,相由心生,境、相与用意有很大的关联,且用意的作用很大。太极修炼讲境 界、讲动作表相,能通过修炼达真心自性,但真性自性用意须防贪拥痴慢,修戒静定慧,即排除心理障碍,求得心念纯净,有正知、正念、正见、正行,无邪思、邪 念、邪见、邪行,如此才有用意之基与用意之阶。二是必须具备大宇宙与小宇宙之关系的基本意念。人体小宇宙,自然大宇宙。小宇宙与大宇宙根性同一。大宇宙制 约小宇宙,小宇宙影响大宇宙。太极修炼是为了鹇决小宇宙与大宇宙的合一,即和谐一致。
   
    从用意特点言,太极拳也有其它拳术的用意共性,即聚精会神、敛神聚气,但还有其独具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从用一半意到用一丁点儿意
    用意不执着,即不硬用、死用;用意不全用,即用一半或更少甚至一丁点儿,以至用意中不用意才算真用意。这听起来似乎令人费解,实质是要求阴用意,即从用到 不用有一个半用的过渡,做到无意中用意。太极拳习练者要通过有意用意训练逐步过渡到无意用意,一旦做到了无意用意,那么拳味、拳韵会自然溢出。
   
2.似用非用
    半用与一丁点儿是从用意的“量”上来说的,而似用非用则是从用意的“质”上说的,质量两方面都关注到了,用意方准确。
    用一丁点儿“意”,剩下的“意”干什么去了?心猿意马?心思另用?不是,其余的“意”是在休息中静待。故而恍兮惚兮,如醉如梦,清静拳境,无欲无我。
    懂得了太极用意的特点,再谈用意的方法,习拳者或许不会有偏执与误解。
   
1.意念调控法
    太极拳的动作形式如万花纷呈,气象万千。其原始的贯串与结束都是通过意念调整、控制,始、中、终、转均不离意,故有“形松意充”、“形松意紧”之论。在整 个练拳的过程中意不能断,不能散,不能堵,不能乱。意断则不能“连续不断”,意散则不能“周身一致”,意堵则不能“身心轻灵”,意乱则不能“虚实分清”。 断、散、堵、乱是用意中常见的偏颇现象,会影响运拳之效,须时刻警惕。只有克服意的断、散、堵、乱,才能形成起码的基础定力。意念调控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身形手势变化及以意引气,因此意念调控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用法。
   
2.口诀导引法
    又叫语言诱导法。当我们默念或者出声念某一条前贤总结的口诀并贯彻于动势中时,似乎这种口诀就是一种神秘力量。比如默念“尾闯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 悬”,  “刻刻留心在腰隙,腹内松静气腾然”。开始念时不一定能句句词词落实,但是行拳久念则必落实无疑,且会有新的体悟。王宗岳的拳论、杨澄甫的习拳“十要”, 都可以当作
口诀来记诵,当然习拳者也可以自编口诀。
   
3.观想情景法
    观想是用意的较高层次与实用方法。比如在预 备态中为了获得全身松柔,我们可以观想自身无衣无帽,无血无肉,白骨森森;还可以观想自身如游丝,如轻烟,如微尘等。为了获得清静拳境,我们可以观想自己 身处浩瀚海边,微波荡漾,或者身处绚烂繁花边,空气清新,阳光和照等。随拳势运作,某些动作名称为我们提供了观想引线。如“观音洒水”、  “如来吞月”、  “罗汉探掌”、  “二龙戏珠”、  “凤凰展翅”、  “金鸡独立”、  “仙猴探海”等,随动作要求及变化进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观想,必定会自然地提升意念的调控力度,这种力度是一种自在与自由,没有丝毫的僵硬与勉强。

4.精神感应与凭借法
     精神感应与凭借法表现为感应遂通、因敌变化、一触即发,是用意的高层次。习拳处于无意用意状态,靠的是灵神、灵气、灵机,拳者感应与凭借的是说不清、讲不 明的灵机在调控运拳。一趟拳运完,拳者似乎不知不觉而又清醒自如。返观内听,精精明明,聪聪慧慧,自在自由,不可测量,似乎有神灵在自身,让自我轻如光 影,柔若无骨,软如流水。这个神灵是什么呢?是自身的内气、内灵与内劲的结晶体,是练拳者精气神的和谐一致与体用一致,是天、-我、拳、道的归一。或许什 么也不是,就是精神感应与凭借,.甚至连精神感应与凭借也不是。拳如果打到此种境界,则是神仙之境,是佛性之境,是如如之境,是上上智之境。此境高妙,无 以言语,或许一语道破而再语则错。习拳者要不断培植与探究高层次的精神感应与凭借的运拳技艺。
   
    上述四种用意之法,非一蹴而就、轻而易举。但习拳者只要夯实基础恒久用意,次第依阶而升,以心相悟,以体相证,则不愁不得。
太极拳的真言实话
1,实的部分身从上往下放松而沉到脚底,虚的部分从下往上放松提起来,太极拳的下盘沉提劲就是这种练法之一。

2、如在练拳架或练推手时觉得膝盖过分受力,不是真正松膝。不要把膝关节承载过多的身势重量,而是靠松胯把身势重量下沉至脚底。如能松胯,则膝盖松开自然受力。

3、如在练拳架或练推手时觉得腰骨或腰肌过分受力,不是真正松腰。

4、 有人说弓步的后脚稍许弯曲是对的练法,有人说弓步的后脚伸直是对的练法,其实这些人不真正懂得弓步的虚实状态。对此我赞成太极名家董英杰先生的意思:弓步 的后脚,不用时为虚,可以稍许弯曲;用时为实,接对方之劲力卸落地面时后脚伸直,发劲时后脚蹬地由实变虚,亦可伸直。

5、有人把肩关节练得很灵活,以为松肩坠肘练到位了。其实“松肩坠肘”的“肩”主要指“肩胛骨”,“ 肩关节”好松,肩胛骨难松。只有肩胛骨松开后,两手臂才能相通,又利于气沉丹田。

6、何谓腰胯带领四肢,就是说四肢的一举一动都受腰胯带领;如果腰胯在这个势完成运动后,上肢或下肢还有多余的动作,那么,说明腰胯与四肢的运动已脱节。

7、有人用弯曲膝关节来降低下盘重心和身体高度的练法,一不是松沉,而是硬意坐低;二是膝关节僵紧,不利于虚实变化,又容易损伤膝关节。只有松腰、松胯的身势下沉,脚底受力(不是僵滞长时间的受力,而是地面反座力前短时间的受力),膝盖不受力,才是松沉。

8、当练拳中出现肩膀酸痛、腰腿酸痛等,是因为筋骨强度还不够,而不一定是方法错。累是必然的,但也是阶段性的,累过去了就不累了,这才是正常的,但不要以为累是长功夫的标准,更不要去追求疲劳。

9、太极拳的精髓就是练出松沉劲,脚下生根的松沉劲是基础劲,是底层劲,亦叫母劲,其它劲道都是由松沉劲展开生出。如身上无松沉劲而谈练整体劲,那是没用的空话。

10、只有松腰塌胯,才能使身体中正的沉到脚底地面;只有沉到脚底,才能产生地面反座力;只有地面反座力,才能驱使身体由后坐势变为前弓势或由前弓势变为后坐势。与其说实脚是蹬地而起,倒不如说实脚是借助地面反座力而起。

11、松得好不好在推手和散手中可以得到考验,但不能从推手、散手中去作主要锻炼,基本的训练是要从拳架、功法中去练松。

12、 练拳开始,坐腿下蹲,这个高度定下后,这一套拳打下来基本上都在这个高度上做纵向和横向的进退,除了“下势”、“金鸡独立”、“蹬脚”等少数拳式之外。这 种平送腰胯的练法,不能有较明显的起伏,要靠腰胯带领四肢,凭着两腿前后、左右的虚实变化来行拳。这样的练法长功较快。

13、各派太极拳的最大的 特点是讲求松柔,谈“松”是人人说练对的,但谈到“紧”就有些人觉得是练错了,其实这些人不懂真正的“松”是啥东西。松在太极拳中不是为松而松,松的目的 是为了用,紧的用途就是一触即发,是刚劲。“松”在外表可以看见,“紧”在外不明显,主要是在内的意会。正所谓“柔中求刚,刚柔相济”。有练家子说:“松 紧本是一根绳,松紧紧松刚柔用。找到这根绳子,功夫也就快练成了。”不错,很贴切,松紧本是一根绳,还是个有弹性的绳,这个绳要有意念虚领两个绳头,不然 就丢了,找不到绳了。

14、拳论日:“腰如车轮。” “腰如纛。”前者言其松活,后者言其正直。松活就是松腰松胯,使腰部肌肉自然放松,提高腰部活动的灵活性。正直就是腰脊竖起、伸直。有人以为左右扭腰是松 腰转动、前晃后摇胯骨是松胯灵活,其实腰是崁在胯骨中点而随着松胯转动的,换句话说,不是转腰,而是转腰胯,不要分开腰和胯。

15、禁用腿和脚, 背离了太极拳论,人为的妨害了武术的技击优势。武谚云:“手似两扇门,全凭步赢人(腿打人)”,可见腿脚功夫在武术中的重要性。太极推手禁用腿脚,完全违 背了太极拳的理论和实践,太极拳讲究手上八法劲、身中八法形、腿下八法功。如果少了“腿下八法功”,太极拳如何能在武术中对抗搏击中与其它各拳种功夫进行 切磋较技。古之先哲有以常山之蛇喻太极技击之功的说法,攻其首,尾进,攻其尾,首进,攻其中,首尾俱进。人的躯干四肢,手身腿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岂能禁用 腿脚,作茧自缚。

16、有人一招一式都打的都很规矩很漂亮,如果不懂劲道与势法都是白练浪费时间而已。从某种角度上说:练太极拳不是从套路开始,而是从劲道与势法开始。所以明白的人明白,不明白的人不明白。

17、 太极拳中的虚实从意念上说,如果意念集中于右手,则右手为实,左手为虚。再从动作来说,攻防实质的动作为实,迷惑对方的假动作为虚;从动作局部来说,支撑 腿为实,辅助支撑腿为虚。在太极拳经典著作中,更是将虚归为阴,实归为阳,认为动则生阳,静则生阴。明白了阴阳变化之理,在实战中就可以利用一切有利位 置、方向、角度、位势,有机转化,借力打力。

18、太极拳发人时如无引劲,只能用拔根之法使对方失重跌出,此法多多少少有点犯顶抗之病,属于低级阶段的东西;发人时如含引劲,引之中对方已经落空,无根可拔,那是技在擎,属于中高级阶段的东西。

19、太极拳的 “接劲”,是对方以任何方式快速打来时,我方承接运用之法。两力硬碰硬,是为撞劲,当以大力者易胜,或者造成两败俱伤。“接劲”好比一个重球击来,我“能吸住,而复掷出,乃为接劲”。所以,掌握了太极拳的接劲,也就掌握了太极散打的高级技艺。

20、所谓舍己,并非真的“舍己”,是顺应来势,伺机而动;乘虚而入,避实就虚;因势利导,后发先至,这样理解才较为得当。
21、 接手是散打中第一阶段的功夫,如方向、角度、力点、速度及手、眼、身、法、步的合一,接手达到熟练程度时,就要训练拳架式子的打法应用,当打法与内功整合 之后就可练习自由搏击了。所谓“接手法”,就是实战开始身体第一次接触以及交战中每一次分开又再次接触时所包含的技击技术。因为实战技击开始前,以及交战 过程中每一次分开后,交战双方一般是处在安全距离以外的,那么从安全距离到零距离的身体接触之间的这一段时间内所包含的技击技术,太极拳所练的“接手法” 不是简单的格挡招架,它的主要任务是控制、揣度、牵动、诱骗对手,为进攻和防守做准备。接手任务完成得好,便得机得势,取得主动;反之,便失机失势,陷入 被动。一般来说,实战技击中至少有一次接手。 “接手法”既需要明师指点,又需要刻苦训练,还需要有人给你搭架陪练。
22、从推手喂劲到接手喂招、散手拆招,都是和老师或师兄对练,练到纯熟。要真打,找到感觉,练到纯熟,碰到自卫抗暴之时自然就能用,这样哪有练不出功夫。

23、推手是练懂劲功夫,可以完全敞开身心交流;发放手是试劲道功夫,亦可以放心交流;断手是论偷打功夫,难以交流;散手是见真功夫,武不善作,要小心交流。双方动手交流前宜详辨甄别,明确交流规则,崇尚武德为好。
Posted by Tai Chi Huang Penampang at 15:32 0 comments
Email ThisBlogThis!Share to TwitterShare to Facebook
Thursday, 8 March 2012
如何理解太极拳的“退易进难"
太极圈》歌诀曰:“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于前。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细研。此为动功非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能如水磨催急缓,云龙风虎象周 全。要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出天然。”在这一期“名家讲堂”中,我们就歌诀中提出的“退圈容易进圈难”邀请名家老师进行讲解。
吴文翰:《太极圈》歌诀与王宗岳的太极拳理论
   《太极拳》歌诀出自杨式太极拳谱。杨露禅最早接触的是王宗岳,武禹襄的太极拳理论,杨露禅到北京教拳后,有一些知识分子跟杨家人练拳,这些人后来写出了 一些歌诀拳谱,这些拳谱歌诀是断断续续增  加进去的,到了杨澄甫先生这里,就有32首之多。从文字上看,这些歌诀不是出于一个人的手笔,是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写的。这些文字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比较玄奥。
  《太极圈》歌诀问世比较早。为什么叫太极圈呢?古代的太极图是圆形的;再有.太极拳的动作也是环形的,比如武式太极拳基本离不开三个 圈:~个是立圆,一个是平圆,一个是斜圆。而太极拳从理论上讲,来源于太极图,练拳时的身法、动作也是呈弧形的,所以,一些老前辈就总结了一些圈.比如腰 圈、手圈、膝圈等等。总之.太极拳是和圆圈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歌诀起名《太极圈》的由来。
    从内容上看,《太极圈》歌诀是谈推手的,不是讲散手。这首歌诀讲述了推手练>-j的方法。第一句“退圈容易进圈难”是理解这首歌诀的关键,其中如何 理解“退圈”和“进圈”各有各的看法。我认为.这里的“退圈“是引化的过程,“进圈”是发放的过程。从这里可以看出,杨禄禅等老前辈教拳.是从引化入手 的.先练习引进落空,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练习发劲。如果引进落空练习的不好.发放则是很难的,所以就说“退圈容易进圈难”。
  第二句“不离腰 顶后与前”讲的是身法。太极拳推手离不开身法,其中”腰”是指腰胯;“顶”是指头顶。太极拳在身法上讲究“提顶吊裆,沉肩坠肘,立身中正”。只有做到了” 提顶吊裆”.才能做到“立身中正安舒,八面支撑”。不仅练习套路如此,在推手时,也要注意腰和顶这两个部位。所谓“顶”,就是要顶头悬,也就是提顶。腰, 则是旋转中枢,练拳推手要注意腰的左右、前后的旋转变化,做到中正安舒八面支撑。
  ”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两句,是说最关键的是 “中土不离位“。中土,是指五行中的中土.在太极拳中。则是中定。在推手中,离不开中正安舒的身法.如果自己掌握不好自己的中定,身体前仰后合,以至失去 平衡,也就不能进行引化拿发。这里强调了身法中正的重要。而要保持中正的身法,做到“中土不离位”,就要用心研究“退圈”和“进圈”的关系,要知道“退易 进难”。
   “此是动功非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两句指出推手和站桩不同.推手是动功.要在运动中保持中定。在运动中要“倚身进退并比肩”,也 就是说,在推手时,要跟对方合拍.对方进.我能引;对方退,我能跟,做到相随相合。我认为,这里的进退相随相合,不仅要在身形上相合,神意上也要相合。
   “能如水磨催急缓,云龙风虎象周全”这两句是比喻描述太极圈的运行状态的。水磨是一种用水做动力的石磨.我认为还有细致入微的意思,比如武侠小说中的 “水磨钢鞭”的水磨就是做工精细的意思。这两句是说推手时,要非常精细地感受对方劲力的快慢急缓变化,能跟随对方.意在敌先。“云龙“和“风虎”是形容太 极拳劲力的。太极拳讲刚劲和柔劲.这里。柔劲用龙来比喻,刚猛的劲用虎来比喻。实际上,我认为这就是王宗岳《太极拳论》中说的“忽隐忽现”。推手时.无非 是刚柔两个劲的运用.而刚柔两劲的变化要忽隐忽现.这样就周全了。
  “要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出天然”两句比较难理解的是”天盘”二字。我认 为,这里的天盘是指上盘功夫。中国武术讲三盘功夫,天盘是高架,地盘是低架,中盘是中架。太极拳套路练习,一般是低架,讲究膝与胯平,这样能锻炼腰腿功 夫。但是,在推手时,如果架子低,进退运转就不灵活,所以要高架。这两句是说,练习推手技击,要从天盘人手,不能像练拳架那样架子低。这样,久而久之地练 习,就能进入运用自如的高级阶段,达到纯任自然的程度。
  从这首歌诀,我们首先可以看到杨式太极拳的理论是以王宗岳、武禹襄的理论为基础的.他 们是一脉相传的:再有,我们可以看出这首歌诀的作者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比如歌诀中的“中土不离位”,要求中正不偏,实际就是儒家中庸思想的体现;第 三.我们能够看出这个作者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而且对推手有着比较深的研究,知道推手和练习拳架是不完全一样的.认为推手要从“天盘”开始;第四,我们可 以看出当时杨家教推手的基本顺序是从引进落空、顺随入手的,然后练习发劲。
赵幼斌:太极圈就是圆的运动
  杨式太极拳老谱32目是针对太极拳行、功、体、用中诸多要领和技术问题.所进行的重要和实用论述.是一个较完整的理论体系。“退易进难”就是提出在推手中引起注意的一个具体技术和要领问题。它自《太极圈》歌诀。
      就“退圈容易进圈难”的概念,我解就是圆的运动,圈的往复,这里指推形态。两人推手,前进后退,左顾右盼、粘连黏随,循环不已,行得时太极圈, 的是立体圆。这是太极拳推手的特点特性。这里的退圈,不是说脱离推手圈,跳出圈外,再来下一回合,而是意粘化退守,不被人制:进圈,不是说脱离推手圈,跳 出圈外,再来下一回合,而是意粘化退守,不被人制;进圈,也不是抢入攻,而是辗转黏进制人之意。退圈,就是手中的引化或防守。进圈,就是推手中德发进攻。 此两者都是推手中德自然现象和规律引化或防守,无论是有意的或被动的,都是走势.只要做到“舍己从人’,自然相随.就能做到“退圈”.而由此转化为拿发、 进攻的“进圈”却要粘黏得法,时机、火候都要捏拿得恰到好处。这在实际应用中有相当的难度。因为对方也会黏进闭打,如果不得机得势.再不好自己就败了。这 就是”退圈容易进圈难”的意思。其中的关键是转退为进.化背为顺,不出太极圈。然意甚难.非仔细详研不可尽得奇妙。
  当然,退易进难也是个相对性的易难概念,不是绝对的。倘若能舍己从人,周身无死点,灵活中不失中定.功夫到位,正如练到歌诀里所强调的那些,也能使对方觉得“进圈容易退圈难—了。
  从技术上,歌诀已十分明白地提出了训练要领来解决“退圈容易进圈难”的问题.但歌诀也不单是就事论事。从整体看,我认为还要求习者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宏观境界来认识和体悟《太极圈》理法和技法相融互益的连在关系,会起到更好的作用。
  以上这些理解不一定成熟,有待于继续领悟.仅供参考。
张全亮:太极圈是太极拳的核心问题
  这首《太极圈》歌诀是讲推手的技巧和原则的,在过去是不传之秘。这个歌诀非常重要,讲述了太极拳的核心问题。练太极拳,如果捅破这层窗户 纸,你就是练习一辈子,也难悟透太极拳的道理。 太极拳的动作组成,都是大大小小的圆圈,推手练习也是双人手臂缠绕,画圆走弧,化解对方的来力,然后进行 反击。太极拳中的转圈。有公转和自转两种:公转是腰胯带动的,自转是手臂本身的转动。太极圈是由公转和自转合而成的。在推手中。如果你没能进入多方的圈 内  而是退到公转圈的外面,你就被动了.很难进击,所以有“退圈容易进圈难”的说法。推手的关键是守住自己的圈,进入对方的圈。自己要走里圈,让对方走外圈。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理解,太极拳讲究的是螺旋力,如果你被对方的螺旋力抛出圈外,那就很难再回来。
另外,“退圈容易进圈难”也是讲推手时,人们习惯于被动走化,也即“退圈”.而走化后的进攻则不容易做到。所以,推手时,不能被动走化,要化打合一。在推 手时,人们遇到对方来力.一般的是闪化.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以进求退。比如.对方推你的左边.如果你左边后退了就错了.这样对方跟着进 击,你就出圈了。应该是左边不动,右边进攻,这样正好与对方合上劲力。也就是对方进攻的点为实,我则进攻对方的虚处.这样虚实相合.对方自然也就进攻不到 你了。
  歌诀的第二句是讲推手时的身法。双方推手时.好比太极圈的相切走转,其要点在于身法的中正和头顶的上领,在这种身法状态下,进行前后左右的旋转变化,所以叫“不离腰顶后与前”。
   第三句说“所难中土不离位”,还是讲的身法.要求你立身中正,占住自己的有利位置。在推手时.要让对方绕着自己的中轴走,不能让对方侵占你的中门。你在 进攻对方时.则不能绕着对方的中轴走.而是要侵占对方的中门。而保持“中土不离位”的关键是腰的走化旋转,通过腰的旋转.解决了肢体公转自转的问题.就能 化解掉对方的力量,守住自己的“中土”,同时抢占对方的“中土”。这是推手时双方争夺的焦点,所以说“所难中土不离位”。
  第四句是让你在“退圈”和“进圈”上仔细研究.原则是不能对方一进攻你就跑.应该是阴阳相合,其本质就是一个太极阴阳图的问题。研究透了太极阴阳图,明白了”退圈”和“进圈”的问题,你也就能做到”中土不离位—了。
   下面两句是承接前面“中土不离位”的问题.继续解释说太极拳推手是动功.不是站立不动的,要随着对方的身体进退调整自己的身体位置。由于一提“中土不离 位”就让人误解为站立不动,所以.就有了下面的解释。但是,动不是没有目标的动,而是要贴着对方的身体进退,比肩而动,也就是要与对方的进退相合。“比肩 而动”是武术搏击的一个经验。双方对峙时,一般都是盯着对方的眼睛,瞄着对方的双肩。对方无论是出拳还是起腿.都要首先在肩膀上表现出预兆。所以.你要根 据对方双肩的动态.调整自己的防守进攻策略。“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这里的“彼微动”表现在哪里?在外形上表现的就是肩动,所以,推手时要 “比肩而动”,截击对方的根节。
  “能如水磨催急缓,云龙风虎象周全”两句是个形容比喻.说太极圈的运转要像水磨一样旋转自如.细致入微.急缓 相应,要能如云中的龙那样轻灵飘渺,如风中的虎那样威猛雄壮;要刚柔相济,不偏不倚。最后两句是说,如此练功.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自然而然的条件反射,达到 应物自然。
  从总体上说,太极拳推手的关键是圈的问题,也就是“进圈”和“退圈”的关系。八卦掌也是一个圈的问题,所谓“百练不如一走”“走为 上”.也是强调走圈转弧。因此,无论练习太极拳还是八卦掌.如果解决了圈的问题.明白了公转、自转的道理,其它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明白了“进圈”和“退 圈”的问题,你就会按照太极圈的原理去练习.去参悟.会越练越有兴趣,功夫也会慢慢地上身。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就只能练外形.练一些技巧。而练习太极拳并 不是练习技巧的问题,也不完全是练习力量的问题,而是掌握太极规律的问题。我们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圆形运转是自然万物运动的规律,世界上的万物都是圆的运 动,是旋转的运动。练习太极拳也要符合自然规律,合乎天然。要在自然之中求自然,最后达到自自然然。由不自然到自然.在自然当中求自然.最后要达到纯任自 然。
Posted by Tai Chi Huang Penampang at 01:05 0 comments
Email ThisBlogThis!Share to TwitterShare to Facebook
正确练习太极拳 防膝关节损伤
   膝关节的正常生理运动是纵向的屈伸运动。在太极拳运动中要避免重力放在膝关节上。转移重心时,要力松到脚底,膝盖外撑,重力自然会转移到胯部,这是人体力学原理。
在太极拳运动中要先学会太极思维,改掉常人的用力习惯。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正确练习太极拳 防止膝关节损伤
    在练习太极拳的整个过程中,膝盖是不用受力的,力要松放在胯部。膝关节仅是一个过力点,而不是受力点。避免扭动膝盖去转移重心。如果膝盖有旧患或受过伤,要更加小心。
      
    运动过程中,膝关节的运动方向是直接向脚尖方向,但不可过脚尖。其主要方法是收胯,否则膝关节的前点容易造成疼痛。
      
    练习过程中,如有膝盖酸痛的感觉,心理负担不要太重,别害怕,休息过后,不适感会消失。如果是膝关节的拉伤或扭伤,则是刺痛的感觉。
      
    如有旧患,要加强对膝关节的保养,练拳前要充分活动膝关节,做足热身运动。练拳后注意不要用冷水洗或风吹,要热敷和按摩。正确的练习方法,不但不会引起伤痛,还会医治膝盖旧患。
      
    练拳膝盖疼痛不用害怕。首先,练拳过程中一定要时时注意姿势的要求,如松胯,膝关节与足尖方向要一致等等。其次,练拳要慢慢练,放松练。心理紧张,容易造成动作紧张。再者,初学阶段,要注意运动适量,循序渐进地提高。
      
    附: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     1、练拳的过程中,拳架下盘未达到正确要求,以至膝盖受力。     2、练习者本身下肢肌肉无力,尤其是在耐力及控制力方面有所欠缺,造成膝盖的扭伤。     3、运动过量。
Posted by Tai Chi Huang Penampang at 00:30 0 comments
Email ThisBlogThis!Share to TwitterShare to Facebook
Saturday, 3 March 2012
太极无手,太极不动手
杨澄甫先生给世人留下了许多的太极拳经典成语,“练太极拳者不动手。动手便非太极拳”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句。郑曼青先生于1947年出版的《郑子太极拳十 三篇》一书中公开了杨澄甫先生的这一句话,使得这一句具有毋庸置疑真传权威的成语能够有据可查。从这句成语中我们可以看到杨澄甫先生把是不是“动手”视作 判断是不是太极拳的一个标准。杨澄甫先生为什么这么认为呢?弄清楚这句成语的含义就可以大致明白了。然而这句成语与其它很多成语一样,其含义不能从字面上 直接理解清楚。那么,怎么理解这句成语呢?主要可以从以下十一个方面来理解:
  
  一、“不动手”体现了“由脚而腿而腰”     《郑子太极拳十三篇》的《视本末》这一节是这样陈述“不动手”这句话的:“杨师澄甫之分释太极拳诸要点如下:一、每于练功架或打手时之讲解日:练太极拳 者不动手,动手便非太极拳。且戒之日:健侯老先生之教人。每引拳论日: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又日:其根在脚,发乎腿,主宰于腰,行乎手指。谓手必 要相随,不可自动。”这段话清楚地说明r所谓“练太极拳者不动手”,换言之就是“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或者是“手必要相随,不可自动”,古代太 极拳经典中“由脚而腿而腰”这段活指的是身上“如练一气”的传递过程,这种“气”,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多次提到,就是太极拳所有动作发生的直接原 因,实质就是人体中传递性的力量,现代运动力学称之为“动量传递”;在地球上,这种传递性的力量总是必须在腰脊等“相向运动”的作用下始发于人体的下支 撑,对于站立的人而言,下支撑就是脚。所以,古代太极拳经称这种“气”是“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既然这种“气”是这样 的发生与传递,太极拳的动作又是由这种“气”所引起的,因而,太极拳的动作也是“由脚而腿而腰”如此发生与延伸的。这样来理解“不动手”,就可以明白杨澄 甫先生所说的“不动手”指的是在动态中所呈现的“不动手”,就是说这“手”既是在运动的,但又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带动的,是脚之动所催动的,是脚之动的延 伸。这“手”就有点像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比喻的行驶中的火车中被火车头带动的最末节车厢,或者像装载于行驶中的汽车上的货物,末节车厢和货 物本身都没有动,但又都是在运动的。真正做到太极拳谱中所说的“由脚而腿而腰”了,就应该体会到手的任何动作都是脚动作如“抽丝”一样的延伸,有点像会踏 自行车的人体会到手控制车把手,可其实是脚作用产生这样的情况。手的动作只有这样才是太极拳的动作。这就是说:“不动手”包含着“由脚而腿而腰”与“手必 要相随,不可自动”。然而,对于“由脚而腿而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很多人仅仅是将“由脚而腿而腰”这句话理解为脚是人体的下支撑而已。就像不会骑 自行车的人以为手控制车把手与脚是没有关系的,根本没有理会到手不能主动(即自动);虽然练太极拳的很多人都讲“由脚而腿而腰”这句话,其实其中也有很多 人没有意识到手不能主动。这样的意识学练太极拳就等于是穿着防水服下水去达到洗澡的目的一样,因而对于太极拳无论是学练还是研究都是错误的。
  
  二、“不动手”包含着“虽动犹静”  
   由上述分析可以体会到“不动手”还包含和体现了“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之意。这是因为太极拳的“气”是在“虚灵顶劲”、“气沉丹田”等的作用 下,在腰的主宰下而由脚开始传递到手的,手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由脚开始传递上来的。这就像行驶中火车的末节车厢之动必然是末节之前所有车厢之动所传递过去 引起的,而且行驶中火车的任何一节车厢之动也必然是整列火车之动的结果,所以火车是“一动无有不动”的;然而整列火车其实自己是不会动的,所以火车又是没 有一处不静的,或者说是“一静无有不静”。而太极拳由于全身之动都是“气”的作用所引起的,无论是手还是其它任何一处的一动,也必然是全身之动的结果,就 空间位置而言,太极拳的练与用,全身各处任何时候都是没有不动的,是拳经所说的始终“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也”的;然而被“气”所作用动的全身各部位本身 又都是始终不主动的,是拳经所说的始终“神舒体静”的;所以太极拳也是“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太极拳还有另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无论练或用, 从俯视的角度看,大臂与胸部的夹角几乎是不变的,肘部是始终不向后越过两肩之连线的;而手往往反映为不是与身体的相对位置没有改变,就是与原来的位置没有 改变;而手与人接触则似乎是完全被动的,套路在任何时候也反映着这样的情况,这是太极拳与其它武术相比较绝无仪有之沾粘连随的特征,这也反映了太极拳的动 中存在着不动,动中存在着静,或者称为“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十三势歌》则称其为“示神奇”的“动犹静”,古代太极拳经典又称之为“静如山 岳,动若江河”。这种“动犹静”可以说是太极拳最深邃、最精髓、最抽象的概括。古代太极拳经典中的许多阐述其实都包含着“动犹静”,那些是“动犹静”的具 体化;而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练太极拳者不动手”其实就是这诸多“动犹静”之意更直门的表述。太极拳界中有的人把“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理解为“一 动俱动,一静俱静”,这是由于疏忽了辩证思维而拘泥于字面的错误理解。现代太极拳界又有人把“不动手”绝对地理解为是手的姿势不变,这种理解显然是与“手 必要相随”背道而驰的,且与人交手而手的姿势不变是违反武术常识的,因而明显是错误的。现代太极拳界又有人把“不动手”理解为“外不动内动”,然而,“内 外相合”是杨澄甫先生所指出的太极拳的根本要领之一,“外不动内动”显然是违背“内外相合”的;而从“内外相合”来看,?外不动内动”不是违背了“手必要 相随”,就是违背了“手不可自动”,所以,这种理解也是错误的。太极拳锻炼随着功夫的提高,转胯、含胸、拔背等躯体动作会越来越小,别人很难观察清楚;叶 大密先生也指出太极拳存在着“脚动身不动”与“身动手不动”,但这“动”与“不动”都是相对地辩证而言的。比如虽然外观上必须“脚动身不动”,如此才能 “迈步如猫行”,然而,这“动”之脚又必须是外观上似乎“不动”之腰胯主宰下另一“不动”之脚的“动”的延伸和所催动的;所以,这“身”实际上还是在 “动”的,这“动”之脚绝不是自动的。太极拳中动态最明显之“手”却“不动手”正体现了“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动犹静”。
  
  三、“不动手”体现了“上下相随”的方向  
   太极拳以“舍己从人”之“沾粘连随”为根本,而自身也存在着“上下相随”。但现代太极拳界对“上下相随”有两个严重的误解,一个误解是根据“一动无有不 动”断章取义地将“上下相随”理解为上的主动与下的主动相配合,而主动的上也动下也动,将南下而上有序而动的“由脚而腿而腰”抛弃了。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 《随笔》中所说这是太极拳的大忌,对太极拳而言是属于“乱动、妄动”。太极拳由下而上的“上下相随”而动最终是必须没有时间差的,但是到了此层次仍然是 “由脚而腿而腰”的,否则,根据拳经就不可能是太极拳。另一个误解是所谓“以手带身”或“以梢带根”。太极拳存在“以手领劲”的现象,但“以手领劲”仍然 是“由脚而腿而腰”的结果。这就像鞭子的挥动往往会出现鞭梢领先的现象,然鞭梢的领先仍然是鞭把之动所引起的、是鞭把领先而动的结果,这两者的道理是一样 的。辩证法揭示现象必然是实质的反映,但现象有时也会虚假地反映实质,太极拳的“以手带身”就是现象对实质虚假的反映。从杨澄甫先生所说的“惟内之是求” 来讲述,太极拳的“手”任何时候都是“不可自动”的,其它部位也都是如此。如果实质上发生了“以手带身”或“以梢带根”,也就是“由脚而腿而腰”、“手必 要相随,不可自动”不存在了、“手”发生自动了,那么,可以肯定,这样的动作不可能属于太极拳,对于太极拳而言,肯定是错误的。
  
  四、“不动手”体现了被动和主动的统一  
   近代太极拳家除了杨澄甫、李雅轩、郑曼青等先生明白地说明了太极拳必须“手不能自动”(也就是“不动手”)之外,郝少如先生也有多次这样意思的教诫,不 过他用“太极拳要被动”来表述,叶大密先生的弟子金仁霖先生也很强调“太极拳是被动的拳,一定不能主动”。太极拳的手臂乃至全身对于“动量传递”而言,主 观体会上,必须无论何时都是“被动”的,否则就必定不是太极拳。太极拳家与前辈所谓的“被动”正是杨澄甫先生“不动手”的意思。但是,从一般客观而言,太 极拳的任何“被动”又都是有主动的,因为只有存在一定的主动成分,在与别人的接触中才能出现别人难以控制的“不先不后”的“随人而动”。古代太极拳经典 《打手歌》所说的“牵动四两拨千斤”中的实质就是“动量传递”的“四两”,就是这“被动”中的主动成分。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也指出太极拳的动作是 “有系统、有主动、有被动的一个整体的”。所以,太极拳家所谓的“被动”不是一般概念的纯然的被动。一般概念的被动,是完全受人控制的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 随动,就像大海中失去船舵的帆船,只能完全听风南命、随风而漂,那就成为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太极拳之大忌,即“若如肉架上挂肉,便是死肉,又何有灵气可 言”,有人将身体比喻为挂在衣架上的衣服,就是属于这种纯然的被动,这种“被动”与人交手那只有挨打的份,根本不能认为是太极拳。太极拳的“被动”必须如 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如水上的“葫芦”,别人一踩踏它,它就既是如杨振基先生所说的“我不动,跟你走”地被动,又由于浮力而有主动,不仅使得对其踩踏者感到 “终不得力”,而且如李雅轩先生所说的“跟之随之,在几跟几随之中,我的身势早已吃进彼身”了。所以,太极拳的所谓“被动”是与一般概念不同的特殊的“被 动”,而太极拳的所谓“主动”显然也是与一般概念不同的特殊的“主动”。因为这种“主动”必须不是别人尚未动而先动,而是必须“被动”地、借用别人之力却 不受人控制的“随人而动”,这样才能保证能够由“人刚我柔”到“人背我顺”。这样,兼有这种“主动”和“被动”的人,就像大海中有舵手操纵驾驭的帆船,既 利用风作为动力,又不为风的方向所控制,不仅可以借东风、东南风向西行驶,而且可以借南风、西南风向西行驶。正由于太极拳的“被动”不能被人控制,所以这 种“被动”就具有了表象上“舍己从人”,而实质上造成“人背我顺”攻击别人的作用了。比如推手中,在对方的突然攻击之际,往往由于自己的一侧胯与手臂完全 放松,也就是完全不动、完全被动,这样会使对方根本用不上力,会由于对方的作用而十分干脆地化解掉对方的攻击。并且立即使对方形成背势;但是,这完全放 松、完全不动的手臂其实是既被对方推动着,又是被自己的另一侧腰胯以很小的力量所操纵、牵动着,这局部的“完全被动”之中其实是包含着腰主宰、起于脚之 “主动”的,只有这样,这种反应才能使得对方如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如水上踩葫芦,终不得力”,最终“如捕风捉影,处处落空”。所以,这“渭手必要相随”的 “不动手”是对太极拳的所谓“被动”和“主动”最好的说明。
  
  五、“不动手”体现了“不用力”  
   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用意不用力”,对于真正的太极拳传承者而言可说是太极拳生命象征的要领。杨澄甫先生所说的这种“力”,用现代运动解剖学的语言说,就 是运动肢体局部肌肉紧张收缩所引起的一种生理反应,是骨杠杆性质的力。而太极拳所追求的则是人体中由脚而始传递性的力量,用现代运动力学的语言说。就是 “动量传递”,近代太极拳家则将其称为“气”,这“气”也包括了“劲”,当然这“劲”是与外家拳所说的“劲”不完全相同的特殊的“劲”。运动力学与太极拳 实践证明,《杨氏老谱》与郑曼青等先生的著作也指出:这种特殊的“劲”不仅与“力”是“大异”的,而且是与“力”不能共存的;要得到这种“劲”,必须“不 用力”,也就是要消除局部骨杠杆性质的力。这样的“不用力”才能如杨澄甫先生所说能够“则得真正内劲”。而有了“内劲”的这种“不用力”之动就不同于与拨 浪鼓转动带动鼓绳之动相似的甩手了,这种手之甩动的动力是身体的旋转惯性力量,手臂之内是没有力量的,而有了太极拳之“气”和“内劲”的“不动手”、“不 用力”的运动中的手臂,是可以感觉到手臂之内传递着力量,也就是起于脚的“气”或“劲”的,会感觉到手臂是被这“气”或“劲”所作用动的,不是惯性所作用 动的。这就是说,太极拳所追求的“不动手”、“不用力”是与“由脚而腿而腰”不可分离的。但是,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不知道太极拳的“不用力”是这样的 意思,有很多人分辨不清怎样才是太极拳的“不用力”。很多人明明用了力,手臂明明是由骨杠杆性质的力所作用动的,却以为自己是“不用力”的,或者强词夺理 地说自己是“用劲”,甚至说是“用意”。其实,因为用力必然表现为没有由脚而起的劲力、可以使外力有一定着落的肢体的僵硬和自动的“动手”,而“不用力” 则必然反映为手的劲力由脚而起、手不是身体的旋转惯性所带动、外力不能着落、没有主动的“不动手”。可见这样的“不动手”就是“不用力”最好的体现和鉴别 标准。
  
  六、“不动手”体现了“松净”  
  太极拳所有的功效,无论是健身 还是技击,根本都是放松;越放松各种效果必然越好。所以,太极拳要求“彻底的放松”,称为“松净”,李雅轩先生称其为“大松大软”。当然这是一种模糊概念 的近似表述,因为一般概念的“肌肉放松”,其解剖学实质就是肌纤维松弛,也就是肌纤维不收缩紧张;而肌纤维不收缩紧张只能是不用力,肌肉越放松也必然是肌 肉越不用力。借助精密科学仪器的测试精确而言,人要达到彻底的放松也就是彻底的不用力,那就只有处于躺下的状态才有可能实现。可见所有运动所谓的“放松” 与精密科学仪器测试的“放松”是不同的,都是相对的“放松”。太极拳的“放松”又是与非太极拳的武术所谓的“放松”不同的。太极拳的“彻底放松”首先是指 在维持双臂悬置的某静态姿势前提下肌纤维最大限度的松弛,然后是指追求不使用骨杠杆性质的力而使用传递性的力形成动态姿势,从而仍然尽量保持这种最大限度 的松弛。太极拳这种最大限度的松弛同所有武术相比较最接近一般概念的最大肌肉放松,按照数学近似计算将其称为“彻底的放松”、“大松大软”是完全符合科学 和客观事实的。太极拳界中几乎没有人不主张“放松”,有很多人自称“放松”,有很多人反复地论述“放松”。但是,很多人发现许多所自称的“放松”和所认为 的“放松”,其实并没有放松,有很多人所论述的“放松”并不是太极拳的“放松”,有的人把气功静态的“放松”与太极拳动态的“放松”混为一谈,而又有的人 画蛇添足地神化太极拳的“放松”。那么,如何做到和正确鉴别太极拳的放松呢?从生理、解剖学上可以知道,放松是与用力成反比的,用力又必然是肌肉的拉长与 缩短收缩或等长收缩所引起的,必然反映为“动手”与僵硬。因而,“动手”和僵硬越少也就是“放松”越多,而既柔软又“不动手”就必然是太极拳所谓的“彻底 的放松”,也就是“松净”了。所以。“不动手”就是一个做到和鉴别“松净”的很客观、直观、准确、最具说服力的标准。
  
  七、“不动手”体现了“柔软沉重”  
   “不动手”体现了“松”,正如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如能松透即是沉”。所以,杨澄甫、李雅轩、陈微明、郑曼青先生等太极拳家在他们的著作中以及有关近代太 极拳家的轶闻中都反映了太极拳技高者的手臂给人的感觉是“如绵裹铁”般的“柔软沉重”,甚至郑曼青先生说:“吾师澄甫之臂,其重过于常人不啻十倍。”推手 真正遵循了太极拳的法则,做到了“不动手”,别人就会既“终不得力”又有“柔软沉重”的感觉;如果别人主动用力越大,由于“不动手”中的“四两”之力作用 相对越微小,被动成分相对越大,“沉”也就越明显,这手臂就越会使别人感到就像是断臂那样重甸甸的,尤其往上抬就像是抬浮在水中的一条圆木似的更加沉重。 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画蛇添足地神化太极拳,奢谈手与别人接触使别人什么也感觉不到的所谓“松空”,这种所谓的“松空”就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 批评的“毫不着力,浮如鹅毛”的“双浮”,是“连十岁顽童也打不倒”的拳病。“不动手”明白地反映了“被动”,“被动”显然是不可能表现为这种什么也感觉 不到的所谓“松空”的。所以,“不动手”明白地暴露了这种所谓“松空”是根本不符合太极拳理的伪说,反映了“柔软沉重”才是太极拳的真功夫,才是太极拳 “松净”的特征性表现。“不动手”的“柔软沉重”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使人感到其全身动作不论是十分缓慢的还是非常疾快的都有一种由脚至手抽丝样的整 体性,反映出一种似乎匀速的浑厚稳重;初步达到了“不动手”,手臂还会尤其自觉明显的沉重,手臂的活动会有如在水中游泳似的有阻力感。而手臂主动动作,手 臂则始终不会有自觉沉重与移动遇到阻力的感觉,而主动动作用很大的力会给人快慢飘忽的感觉,用小力飘忽轻浮更加明显,正如杨澄甫先生所说:“用力则显有 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所以,“不动手”与“柔软沉重”是可以相互反映的。
  
  八、“不动手”不是单单指手  
   有很多人把“不动手”仅仅理解为是指手,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其实自古以来汉语中大量出现的“动手”都不是仅仅指手的动,而是指全身肢体的动作。李雅轩 先生和郑曼青先生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有“手足不要自动”的论述。如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中就明白地指出:“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二 句要论……所谓练太极拳不动手,即是谓手足不能自动。”这段话对于现代太极拳界有些人尤其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这段话一是明确说明了杨澄甫先生秉承代代的 传授认为“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与“练太极拳不动手”是同一个意义,二是明确说明了这“不动手”中的“手”并不是单单指手。必须明白:太极拳的 “动犹静”是包括全身各部位的,所以这“手”是借代指全身肢体。如以脚为例,符合太极拳的法则要领,脚的前迈必须是全身由于虚领顶劲引起之沉、腰的作用、 着地脚所传递来的劲力带动同侧胯内缩等等所引起的;其它腹、胸、背、肩等等之动都是无不由根于脚、主宰于腰的胯之动所引起的,只不过“手”的“动犹静”尤 其明显和突出罢了。所以,结合“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这“不动手”的“手”是必须理解为手足和其它全身各部位的。
  
  九、只有“不动手”才能使人“终不得力”  
   太极拳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一大因素就是以能够使别人的攻击“终不得力”的沾粘连随为根本。而沾粘连随之所以能够使人“终不得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 “不动手”。因为“不动手”,全身能够始终保持“开展紧凑”而臂胸始终保持着不同的怀抱姿势,同时手臂中因为没有局部主动用力因而不会发生肌肉紧张僵硬, 这手臂就成了郑曼青先生所说的悬浮在空气中的“断臂”了;而由脚传递而来的、由腰所主宰的“四两”又使得这手臂具有十分的灵敏感觉和能够灵活随动,这样的 手臂就既能使人感到柔软沉重而又不硬挺,既牵制了别人又与身体似乎是没有牢固的连接而无法控制,就像杨澄甫先生所说的成为浮在水面上的“葫芦”了,别人就 无法将力量落实到这手臂中而作用到其身体了;如果别人突然攻击,就会感到如作用在一个没有固定的球体上而突然失去了方向和作用点,从而“捕风捉影,处处落 空”。可见太极拳的“听劲”和“沾粘连随”是离不开这“不动手”的,“不动手”是沾粘连随使人“终不得力”的重大因素。
  
  十、只有“不动手”才能“发劲如放箭”  
   太极拳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的另一大因素则是能够将全身的劲力以动量传递的形式畅透无阻地传递到向外攻击的肢体。太极拳高手的手臂能够发出比手臂本身的力 量和全身体重远大得多的力量;这手臂能够在与别人的身体没有接触的发劲之前如海绵样的毫无力量,而在接触的刹那间又能爆发由脚而起的强劲的力量,然而瞬间 又变得如海绵般的毫无力量,发劲毫无先兆,就像矩形脉冲,“不动手”就是一个重大的因素。有真正太极拳发劲经验的人很清楚,只有越“不动手”,也就是手臂 越不用力,由脚而始之力量的传递才能越畅透,手臂发出的力量才能越强劲,发劲的速度也才能越快。所以,“不动手”又是太极拳“发劲如放箭”、“何坚不摧” 的重要条件。
  
  十一、“不动手”体现了太极拳的所有法则要领
    太极拳的 “不动手”是与完成太极拳特有的沾粘连随与发劲等效果相联系的相对的“动犹静”的辩证说法,而这些效果的实现是与太极拳的所有法则、要领密切相关的。所 以,是否追求“不动手”反映了太极拳学练能否入门;“不动手”掌握的程度反映了对太极拳所有法则要领掌握的程度,“不动手”的功夫越高,也就反映了对太极 拳所有法则要领掌握的程度越高。
  从上述可知:杨澄甫先生所谓“不动手”的概念是包含很多内容的,这一概念也还有“不自动”、“被动”等其它的 表述法,然“不动手”是尤其好的一种说法。太极拳并不神秘复杂,杨澄甫、李雅轩先生这些太极拳家不仅在他们的著作中定性地肯定太极拳并不难学,而且定量地 指出太极拳是可以在数年时间内学会学好的;但是,他们也都指出,如得不到真正老师的传授或悟性太差,因而得不到真传,那也很可能一辈子学不会太极拳的。而 许多人学练了几十年太极拳还人不了太极拳之门,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领悟到“练太极拳者不动手”的概念,而是处处都“动手”,那就只能是属于杨澄甫先生 说“动手便非太极拳”。事实上,很多前辈所说的“学太极拳者多如牛毛,成功者寥若晨星”是确确实实的,所以,太极拳之难学是属于所有武术之最的。微观而 言,太极拳有难以尽述的要领;抽象而言,古代和近代太极拳经典著作中反映出的要领也有一定的数量,而“练太极拳者不动手”这句话可说是囊括、反映了太极拳 的所有要领了。所谓“一事尽,万事毕”,一个人如果真正做到和全面透彻理解了“练太极拳者不动手”,也就已经掌握了太极拳的所有要领而可以“愈练愈精”地 “功夫无息法自休”了。而一个初学太极拳者始终以“练太极拳者不动手”为指南,也就是找到了能够较快理解和掌握太极拳各种法则、要领的捷径了。所以应该认识到:“练太极拳者不动手”是开启太极拳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Posted by Tai Chi Huang Penampang at 22:36 0 comments
Email ThisBlogThis!Share to TwitterShare to Facebook
太极 站桩很重要的筋骨之功
  古言“太极十年难上身,十年形意打死人”这取决于对桩功的认识和修为的深浅,柔劲由刚而生,刚劲由柔而化,刚而化柔才是真刚,柔中藏刚才是真柔,所以很多 练太极拳的朋友,只知松柔舒适而不知张弓勒弦之紧,自然不能练就制人的功夫,乃至几十年辛苦的桩功修为,只处于养身阶段。一味松柔处处不着力(劲、非后天 僵死之拙力)就算每天站桩五小时,也无收获,只会流入气功的麻、痒、胀之类的养身阶段,更谈不上改变人身机能结构,整体连接,筋骨起棱,五弓具备,肌肉松 柔似童婴的境界。所以桩功的首要任务是校正后天不良变形的形体,恢复先天自然结构形态,以达到整体如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生生不息之动,那么筋骨之功的刚 劲修为,则是很重要的基本功法了,这也是“一年形意打死人”的最重要一个原因,再次强调一下“柔由刚生”,首先就要校正桩法的间架正确到位,易肉、易筋、 易骨、洗髓等,然后才是化刚归柔,从而达到刚柔相济的高深功夫,而不是聚柔成刚的假刚假柔。下面简介一下桩法的几个关键位置的校正到位标准,以此看桩形则 能成为内行看门道,再不会是外行看热闹了。
站桩训练是非常很苦的事,通常有两个重大关口要过,第一是筋骨关:肌肉酸痛难支、大汗淋漓、两股颤抖、肩臂酸痛;第二是心理关:心猿难伏、意马难收、心浮气躁,心力交瘁。
站桩第一个遇到的就是筋骨关,因为很多人还没有练到心情烦躁的时候就已经累得无法坚持了,所以必须要有吃苦耐劳,不怕累的精神,坚持不懈地按要领苦站,就能度过此关。
筋骨训练的要领:
筋骨关第一处为肩颈拙力,由于普通人的用力习惯都是端着肩膀让肩颈肌肉用力,所以松肩颈为站桩入手第一步。
开始站桩的时候,最累的不是腿而是肩和脖子,腿累了会发抖,但还可以坚持,毕竟腿的力气大,只要忍着就能支撑,而肩膀累了却酸痛难当,桩形变化,后天拙 力重生,严重影响到功效。此关如何过?无他法,只有先紧而后放松。将这些酸痛的肌肉放松,让肩胛后背的肌肉发挥作用,去支撑肩膀的重量。肩胛的力量上来 了,肩膀的力量就可以放松了,这样肩膀就不累了。在“间架结构要领”中,这一步叫“落肩回胛”,所谓“落肩”指的是肩膀放松,将原来端着的肩膀放下来,肩 膀放下来了,就形成了所谓的“熊膀”,大家可以观察动物园的大狗熊,站立起来时肩膀的体态,它那个肩膀就是我们追求的状态。我们如何检查松肩的效果呢?那 就是看自己锁骨的位置,普通人的两根锁骨,位置大概相当于钟表上的10点10分钟,时针和分针所指的位置(象一个倒八字形),锁骨斜向上耸的。锁骨上耸, 则肩耸,肩耸则气浮,气浮则身体就紧张起来了。只有放松锁骨,肩才能落得下来,两根锁骨的位置由10点10分向9点15分转变(成——字形),在“间架结 构要领”中,这一步称为平锁,平锁要领很关键,不能平锁则肩和胸是无法放松的。
同时伴着的是“回胛”,就是肩胛骨紧贴后背,后背肩胛处没有起伏,两片肩胛骨的距离向左右拉开,整个后背肌肉外展,普通人的肩胛骨是向外突起出来的,站桩的时候要把突出来的肩胛骨收回去,整个后背成为一个平面,这样后背的力量才能向上传递,肩才能松得下来。
还有一个腰椎后靠,普通人由于后天劳作,腰椎变形向前弯曲,从后面看腰椎则是一个凹窝,要把腰椎向后突起,腰后面平整,左右腰背的肌肉就得向左右展开, 这时腰椎骨就会突出肉面,从而达到松腰不断劲的形态。其此就是颈椎后靠,伴随颈椎后靠首先就得头顶收颌,下颌向颈内收,颈椎就后靠了,略有头顶向上顶的感 觉,颈椎就正直了。颈椎、腰椎正直之后,整个椎柱就由后天的S型,校正为先天正确的 I  字型,这样才能达到肩松腰塌实腹空胸的要领。
站桩 第一步求松,怎样才算松到家了呢?就是松得身上的肌肉和野生动物的肌肉差不多就行了,如果大家还没有直观印象的话(也是,我想大家肯定很多人没有亲眼见过 野生动物,大多都在动物园或《动物世界》里看过),你就参考猫身上的肌肉就行了。你摸猫身上的肉,非常松弛,可是猫的力气是很大的,猫爪一拍,老鼠被拍上 就跑不了,向上一窜,一米多高的墙就上去了。没事时多逗逗猫,看看它的动作,你对武术的认识会不知不觉的提高。
比如说,站桩求松的同时还要求 一个整,什么是整?很多人认为“砸之不落,推之不倒……”就是整,当然这也不是错的,这种整是站桩中出功夫的表现,但“整”不仅仅是这些,这样的整是不能 上场去格斗的,真正的整应该是把浑身上下练得整体协调,手上有触动,脚下就有感觉(印掌),腰胯就有动作,你看那猫的动作,无论何时都是身子整体协调的运 动,一处动则浑身无处不动,甚至连它伸懒腰,蹭痒痒都是如此。李仲轩老先生说,“练形意拳的是属蛇的,浑身上下就一块肉”,指的就是把身子练得整了以后, 原来身上各自动作的肌肉变成统一协调的运动,就好象身上只有一块肉一样。
站桩日久,功夫加深,身体的形态自然就要发生变化,逐步将原来在站桩 时才会摆出来的肩膀和肩胛的姿势变成日常生活中的常态(形成新的习惯)。比如你的锁骨不再象以前那样耸起了,你后背的肩胛骨之间的距离展开了。这些都是能 看出来的,记得原来听练舞蹈的说过一句话“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导演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武术也是如此,练功夫和不练功夫的人,一看就能看出 来。
说到这里就要讲过筋骨关的方法了,站桩不是死站着不动,而是要体会身体内部的运动,站得肩膀酸痛,这是假疲劳阶段,一定要挺过去,但硬挺 着也不行,容易发僵,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个方法,大家可以试一试。当你站桩站得肩膀酸痛的时候,可以活动肩膀,这个活动范围很小,就几毫米,有个意思就 行,别人根本看不出来你在动,活动方向不限,向上向下向前向后随你便,在活动中找你觉得最舒服的活动方向,动起来以后,酸痛就能缓解了,动的时间长了就能 体会到体内筋的位置。所以过筋骨关的方法一是:微小运动,当然这只是初级摇旗、拔移大树等静中求整的微动训练,只有生生不息的动,才不是死桩,才能增加功 力。
想想当初刚站桩的时候,也是肩颈处酸痛难当,后来加强意念放松这里,这里松下来以后,锁骨下降,肩胛骨下落,向两边展开,此时就体会到 后背“头顶抻拔,尾锥下降,左右展开的十字劲”。越是艰难之时长功夫是最快的,而且练武讲究“意到气到”,也就是你关注哪里哪里的功夫就长得越快。比如你 刚开始关注肩膀,意念中想着肩膀放松,那么你肩膀放松的速度,就会比身体其它的部位快。那时我站桩站得肩膀酸痛,两股颤颤,为了过这一关,我就想着“松 肩、松肩”,重点关注肩部,很快肩就松下来了,当然这个意识不能太重,想的模模糊糊,有点就行了。肩松下来以后,感觉后背的力量传上去了,就可以在站桩中 体会后背的感觉的,将后背松下来。所以过筋骨关的方法二是:意念配合。
    站桩,确实是累、苦,但自己并不觉得苦,为什么呢?因为感觉这个苦有价值,感觉身体有好的反映,所以练起来有乐趣。站桩要站出生气,站出乐趣,有了这个感觉才算是上道了,那个时候就不是人练拳了,而是拳练人。如果没有这个生气,那就不是站桩而是立了根电线杆子。
以上讲的这些,都是侧重于筋骨的东西,在站桩中还有神意方面的要领需要配合,但这个就留待以后再讲,精神意识方面是心理素质培养的关键,是高深功夫修为的重要部分,其成就大小则在于这个“意”字里面.
Posted by Tai Chi Huang Penampang at 21:03 0 comments
Email ThisBlogThis!Share to TwitterShare to Facebook
Friday, 2 March 2012
太极拳
什么是太极?太极拳是什么!
太极这个名词是初出现在易经和孔子的系辞上面「易生太极」 这句话。 易又是什么?,易是变易的易,宇宙万物都会变化,凡是开始变化异动时,在中国哲学里,不是单体的,是阴旸同体的,这「抱阴负旸」,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这两个东西,时时要保持平衡的,所以「孤阴不长 、独阳不生」 以太极的基本观念而言,它认为万事万物都不是单一的,所以说把这种保持中和「致中和」,抱阴负旸,阴旸相济的理论用在拳术上,便叫 - 太极拳。
性命双修是太极拳的健身功能
太极拳的健身功能是由它的运动特点决定的。无论哪一家太极拳,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缓慢柔和、连绵不断、圆形运动。这种运动特点正好符合人的心理、生理的正常运行状态,使人体气血畅通。通,则百病不生,生理机能旺盛。
  首先从心理方面来说,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会影响到生理上的功能。 心理健 康主要是道德修养、心态平衡。太极拳讲究修身养性,其实就是道德的修养,一个修养好,道德情操高尚的人,在生活中就能经常保持平和的心态,有益于生理功能 上的平衡健康。太极拳在练习中要求心静、意专,时时刻刻想着练拳,这样就能调整自己的意念,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紧张,造成了精神紧 张,长此以往,人就会处于疲劳的亚健康状态。缓慢柔和的太极拳能调节人紧张的神经,使人恢复精力。
  其次从生理方面来说,太极拳能改善人体的神经系统、内脏器官、骨骼肌肉系统等方面的功能。太极拳在练习上要求身正、体松、心静,其中身正是人体的一个 基本状态。身正,就能保持脊柱、腰椎、胸椎等骨骼处于中正不偏的状态,从而使人体的肌肉骨骼达到平衡状态;体松、心静,则肌肉不紧张,气血畅通无阻。人体 的许多病变,如椎间盘突出,都是由于脊柱弯曲,压迫神经、肌肉,造成循环不畅而产生的。 太极拳要求虚领顶劲、立身中正、精神放松,使人体处于正常的生理状态,这样就能保持人体生理机能的健康。再有,人体在运动中,运动神经兴奋,就能抑制病灶神经,长久地锻炼,就能健身祛病。
  总之,一个人的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健康的身体会形成良好的心态,而良好的心态也会促进身体的健康。太极拳性命双修,就是既锻炼身体,又调整心态,达到阴阳平衡,气血畅通,健康长寿。

太极拳能治百病?
每个人选练太极拳的目的都不同,相信其中一大部分是为治病或 防病。坊间一直流传太极拳有防病养生的果效,亦时有科研报告发表有关太极拳能针对某些疾病之说。不少初学者或仍在门外观望者或许会好奇究竟太极拳是否真能 治病 (尤其是自己所患的那种病) 。本文尝试探讨太极拳的医疗和养生的功效,期望能解答一些在这方面似知未知,似懂未懂的问题。
太极拳开创的本意,其主要为技击防身,其次为袪病养生,拳经拳论中在武术应用上的论述极多,但同时亦有提及养生方面的,王宗岳十三势歌中有言〝益寿延年不 老春〞。杨澄甫在太极拳术十要解释〝用意不用力〞时说〝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洫。沟洫不塞而水行。经络不闭而气通。〞这都明言习练太极拳者可以得治 病养生,延年益寿的效果。
要谈治病,必要先谈致病的原因。人类的疾病种类繁多,成因各异。若不计那些因意外受伤,食物中毒和先天遗传的病种,我们大概可以把常见的疾患分成下列几类:
一、由细菌或病毒感染致病的,如流行性感冒、新型流感 (如SARS,禽流感、猪流感) 、脑炎、手足口病等。当被感染者的免疫力下降时,便会发病,严重者可以致命。
二、因生活态度不健康,如饮食失衡,缺少运动,过度劳累而致病:如过度肥胖症、冠心病、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压、脑血管病 (中风) 、糖尿病、痛风等。
三、由骨骼错位(尤其是脊椎和盘骨) 而引发的各类痛症如头痛、头晕、耳鸣、颈椎病、肩痛、腰痛、关节炎、膝痛、神经痛、手脚麻痹或冰冷等。
四、由骨骼或肌肉组织错位压住神经和血管造成各内脏因气血不通、供氧不足而至病如肝、肾、胃、肠的毛病。
五、因细胞基因变异而引致的各类恶性肿瘤,即癌病。
六、因身体各器官和机能退化而引致的病变,如各内脏的病症、骨质疏松和脑退化症(前称老人痴呆症) 。
七、心理上的异样,如生活压力、感情受创而引致内分泌失调的精神病如神经衰弱、抑郁症和郁燥症等。
练真正放松的太极拳对上述的疾病都有疗效。 就我个人在习练和执教中的所见所闻和在自身上的体验都可印证。太极拳的治病原理是多方面的,亦是很全面的。首先,练站桩和拳架时要求练者放正和放松全身, 以练者的重量去调整身体使之回复其自然的状态。这便有正骨骼的效果。原本因错位而被挤压的部位不再被挤压了,所有相关的病症 (上列第二和第三点所列) 便得以舒缓。太极拳作为一种动功,本身就是一种带氧运动,练习者动轧花上一至数小时才完成每天的修练,这是极佳的运动。加上太极拳讲求用意不用力,以意导 气,以气运身,这样便有通经脉的效果。全身血气畅通,能增加睡眠的质素、促进新陈代谢,加强身体排毒的效能,亦大大提高免疫力,效益是深入至每个细胞,可 防止肿瘤的形成,亦能减慢身体各组织及机能的退化。再者,太极拳乃道家修炼的支流,讲求〝性命双修〞、〝内外兼养〞,久练之能净心灵,修心性,这对练者的 生理和心理都有莫大的帮助。脑部得到适当的休息和调整,可以治理各类的精神病患。由此观之,说太极拳能治百病绝非言过其实。
西方医学的发展一日千里,为现代人治病的主流系统,其治病效能之强,效率之高已是不争的事实。虽然如此,其在治疗过程中对病者杀伤力强、副作用大亦常为人 们垢病。近代西方国家兴起的自然疗法,尝试另辟路径,从人的整体出发,崇尚自然,在治病的同时亦力求减低对病者身体的伤害。中医的草药和针炙推拿疗法刚刚 可接上这股潮流,亦渐被接受并纳入主流系统中。这实是近代医疗的一大进步。纵然如此,笔者仍觉得真正的自然疗法是要激发人自身的潜能和自愈的能力,力求减 低对药物或外在疗程的倚赖。太极拳在这方向上的确是位居最前。
摘自-曾耀明(香港太极学院)
Posted by Tai Chi Huang Penampang at 00:59 0 comments
Email ThisBlogThis!Share to TwitterShare to Facebook
Thursday, 1 March 2012
练太极拳的目的-摘自《纵横太极二》
选 择练太极拳的人,一定对太极拳有所期望,不外乎是期望太极拳能带给我们健康,或能让我们具有武术技击的能力。所以太极拳的养生及武术效用应是学习太极拳最 重要的目的。但事实上真能如此吗?练太极拳的人,许多人都会因膝伤而停止练习;而其养生的功能似乎也并不突出。实际观察四周练太极拳的人士,似乎太极拳带 给人袪病延年的功效并不是那么理想,有时还比不上爬山及散步健行。许多骨科医生在遇到膝痛的病人时,常会随口问:「是否有练太极拳?」如果答案是肯定的, 则会建议病人停止练习,何以故?因为太多练太极拳者伤着了膝盖。这似乎和我们的印象差距甚远,大部份人总以为太极拳纵然练不出功夫,至少可以养生及健身, 但事实却又和我们所预期的相悖。在武术的效果上,太极拳更是令人汗颜。看看所谓太极推手比赛,太极拳的武术表现经常是让人失望,整个场上摔跤不像摔跤,柔 道不像柔道;有点像斗牛,有点像相扑,就是不像太极散手及搏击武术印象中应有的样子。期望依着太极得到武术功效,似乎是缘木求鱼。这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 太极拳一直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武术,如今却是这般情境,其实最大的问题是出在信息的杂乱及观念的不正确。如果不能了解太极拳真正的内涵,那么在习练时就会 陷入迷惘。太极拳先贤告诉我们练拳要放松,但时日至今,有人提倡练太极拳要用力;有人主张练时不用力,使用时要用力…等等说法不一。自古太极拳就是缓慢而 稳定的练习,但就是有人主张如果想要练出武术功夫就需要练太极快拳。种种完全相反的论调都出现在太极拳,这是一种很怪的现象,其它武术就算是门派不同,顶 多就是练法不同,体会不同,绝少出现如同太极拳这般完全相反的论调。信息的充沛,是太极拳的好处,也是极大的缺点,什么人都提出自己的论点,让太极拳的初 学者无法判断何真何伪,于是练太极拳就变成碰运气了,找错了老师,可能一辈子都是一场空,还带来一身的伤,这实在是相当可惜的事情,现今已经是信息时代 了,练拳难道还是要靠缘份吗?因此,我们练太极拳者一定要对太极的原理能充份了解,唯有建立了正确的观念后,才能依此找出自己练习的问题所在及找到内行明 理的老师。在探讨太极拳原理之前,先来谈谈我们的身体。人体由各种细胞所组成,而人体细胞会不停地分裂,每次分裂,在细胞中的端粒就会短一点,直至分裂到 五十次左右时,端粒因太短而无法再分裂,此时细胞就会死亡,而由我们身体组织中的干细胞不断地制造新细胞来补充。有一种病称作「早衰症」,这种病症的主要 因素就是细胞端粒先天不全,比常人短很多,所以细胞分裂极短时间就死亡,因此患者身体在年纪很小时就早衰了。在我们的观念中,总认为运动可以强身及健身, 但事实上并不一定如此,看看那些职业运动选手,在极度的训练下,身体并不会比较健康,反而加速衰老,有不少金牌的奥运短跑选手,年纪轻轻就猝死,为什么会 如此呢?有一个实验是这样的,在大小二个空间内养果蝇,大空间果蝇运动充份,而小空间果蝇则被局限着活动,结果发现,小空间果蝇的寿命是大空间活动充份果 蝇的一倍,这个实验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这些讯息说明了细胞分裂的速度关系着我们的健康及寿命。快速运动将会增加细胞分裂的速度,身体为了应付快速活动所 需,需加大摄氧量、消耗制造细胞的胶原蛋白及快速分裂细胞,而运动过后的细胞死亡就由干细胞快速制造细胞补充。干细胞是特殊的细胞,可以不断的分裂产生新 细胞,但却没有因分裂而死亡的现象,所以在体内这些干细胞就显得相当的重要,因为它能不断地补充人体死亡的细胞。然而快速而激烈的运动容易产生自由基,自 由基是让人体细胞老化的重要物质之一,过多的自由基会让我们体内的干细胞死亡,而无法再产生新的细胞。自由基的来源广泛,除人体自行产生外,也会由不当食 物及环境中摄入,如在烟酒及烧烤、油炸食物中的自由基量就相当的惊人。身体自成熟后就一步步迈向老化及死亡,想延缓老化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想延缓老化,首 先就要先了解自己任何作为对身体带来的影响。老祖先发明的气功及静坐之法,是有相当智慧的,在哲学思想与实际操作上,对身体都有相当的帮助,主要是因为当 进入深沉的宁静状态时,不但能开发人体的潜能,还能减缓细胞的老化及分裂,但静坐及气功是没有武术效果的(详见于太极拳和气功一章)。我们想练太极拳,就 是期望太极拳不但能带来健康,还能让我们拥有强大的武术实力。否则,实在没有必要这么辛苦的来练习太极拳。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必需仔细检视是否有达到如此 效果了。练了太极拳后,你的身体是否更健康?至少疾病不再缠身?练了太极后,你是否有得到武术的效果,至少面对空手道及跆拳道时能应付自如?太极拳的设计 与练习是有其道理的,希望练太极拳能达到功效,我们首先就要先明白太极拳的原理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建黄氏太极拳学术研究会 ( 闽ICP备11005867号|闽公网安备35011102350557号 )

GMT+8, 2024-4-29 04:24 , Processed in 0.16012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